龜殼花 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

龜殼花 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

俗名:牛角蛇

台灣常見六種毒蛇之一,屬出血性毒。蝮蛇科Viperidae棲於草叢、雜木區近人住居附近,甚至躲入屋內

辨認特徵:背部中央有一行較大且具黑邊之暗茶色斑塊,前後連續並向左右彎曲而呈波浪狀。頭大成三角形、頸部細小、口內有一對大管牙,背脊為棕色,體兩側各有一列對應之較小斑塊。主要毒素:毒液主要成分為金屬蛋白酶(snake venom metalloprotease)、磷脂酶 A2(phospholipase A2) 及絲氨酸蛋白酶(serine protease)。磷酯酵素如Phospholipase A2,其致病之組織變化主要在小血管上;另有Fibrinogenase可破壞Fibrinogen,具有出血作用。

 

症狀特徵

  • 咬傷時,毒牙痕明顯,局部會疼痛、腫脹,皮下可見瘀血,少數有水泡或血泡。部分有續發感染或淋巴腺炎。延遲治療腫脹程度可能會迅速惡化,嚴重時造成腔室症候群,橫紋肌溶解症等。
  • 屬出血性毒,對人類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可能有部分影響,臨床上部分病人會有出血傾向(血小板減少,PTAPTT延長),但程度多為輕至中度。
  • 曾有報告可能導致急性腎臟損傷也許和橫紋肌溶解的程度有關

治療方式:

  • 消毒傷口、視個體免疫情形決定是否給予破傷風類毒素。
  • 監控病人凝血機能、CPK、腎功能
  • 使用抗出血性血清(抗龜殼花及赤尾鮐蛇毒血清) 是最好的治療方式,劑量是1~4瓶。
  • 已有腫脹者,可嘗試以抗組織胺輔助治療。臥床休息並抬高受傷肢體。
  • 發生腔症候群時,必須作筋膜切開術。有續發感染時,以抗生素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