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楊振昌*、李凱如**
發文日期:113年3月28日
作者資訊
*臺北榮民總醫院 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 特聘教授兼部主任
**衛生福利部暨臺北榮總臨床毒藥物諮詢中心 專責諮詢師
前言
「食物安全」是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,影響層面小自個人健康,大至整個社會經濟體及食物供應鏈,是導致全球嚴重健康負擔的主因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於過去資料顯示,全球有十分之一人口每年因特定原因導致食物中毒,包括細菌及其毒素、病毒、寄生蟲、傳染性蛋白質(prion)、化學添加物、重金屬、天然動/植物毒素,甚至食物包材上的有機持久汙染物等等;其中,高達40餘萬人因此死亡。在醫療條件相較優渥的美國,根據2018年的統計資料,全美每年有六分之一人口(4800萬人)曾經食物中毒,其中有3000人因此死亡。而醫療條件較不理想的中、低收入國家,每年因食物中毒而衍生的醫療支出約11億美元,成為龐大的經濟負擔。
根據食藥署的資料,112年度全臺有5196人出現食物中毒,其中有1人死亡。本文就下列食物汙染毒素:邦克列酸(Bongkrekic acid) [原譯:米酵菌酸,以下同;4/3衛福部更名]進行介紹,提醒國人以臺灣現況而言,食物中毒致死雖然很罕見,但由於現今氣候變遷、世界各地人口流動頻繁,許多原有特定地域性、罕見卻致命的毒素,仍有可能出現在我們身邊。
邦克列酸是什麼 ?
邦克列酸是一種小分子脂肪酸,是由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亞型(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)產生的毒素。自1895年印尼爪哇爆發多人食物中毒死亡案件後,回顧紀錄有案的邦克列酸相關中毒死亡案件,可發現波及人數多為五人以上群體,死亡率超過三成(早期死亡率更高,1895-1975年死亡率40-60%);2000年後,包括2020年中國黑龍江酸湯子中毒事件在內,有五起案件死亡率超過一半(2018年中國廣東4人中毒,死亡率50%;2019年中國廣東5人中毒,死亡率60%;2020年中國黑龍江9人中毒,死亡率100%;2020年不丹達迦納6人中毒,死亡率66.7%;2023年中國河南2人中毒,死亡率50%)。值得注意的是,因毒素檢測不易,全球應有更多無法排除邦克列酸致死的黑數;此毒素相關的中毒事件原本僅出現於印尼爪哇及中國東北方,之後已逐漸在非洲、中國南方、以及東南亞其他國家出現中毒案例。
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亞型屬於革蘭氏陰性兼性厭氧菌,屬於植物病原菌,存在於自然界中土壤、水、植物根際,對人類可能造成伺機性感染。在中性(pH6.5-8.0)、低鹽(含鹽量<2%)、溫暖且潮濕(20-30℃)條件下,可大量於孳生,尤其富含油酸(oleic acid)之椰子及果肉、玉米、木耳、銀耳等,並產生邦克列酸(以及另一種毒素-toxoflavin黃毒素)。邦克列酸容易汙染的食物,常見於製作過程穀、麥類磨漿後未即時晾曬製作、或製作完畢未冰存致變質的澱粉類,例如河粉、涼皮、發酵玉米麵、糯米圓等;或是乾木耳、乾銀耳長時間於室溫泡發,導致毒素大量增加;另也有案例為未冰存、保存失當的發酵薯類產品,例如山芋粉絲、馬鈴薯粉條等。
根據Julian Cox等學者於2014年發表的研究,在前述條件下,在48小時內,每公克食物可孳生數毫克邦克列酸,此劑量已高於過去那些死亡案例的暴露量。而Mehruba Anwar等學者於2017年的回顧文獻中則提到,在老鼠實驗中,口服半數致死量(LD50)為每公斤體重0.68-6.84毫克,但也有實驗動物超過此劑量仍存活。由於邦克列酸耐熱性佳,經過高溫、高壓烹煮都難以破壞毒性,加上其無色、無味之特性,若不慎食入,通常很難察覺,中毒者往往因此而進食大量毒素,進而產生嚴重症狀或甚至死亡。
以目前已發表的研究結果,邦克列酸的毒性機轉還有很多需要進一步研究並釐清的地方。已知的作用機轉為抑制粒線體上的轉位酶(adenine nucleotide translocase, ANT),使提供粒線體能量的三磷酸腺苷(adenosine triphosphate, ATP)生成減少或消失,細胞無法進行呼吸或能量交換,導致死亡。根據有紀錄在案的資料回顧,中毒者通常在進食後1-10小時出現症狀,包括噁心、嘔吐、腹瀉或水瀉、全身無力等,嚴重情況下,可能出現少尿、血尿、黃疸、意識不清、抽搐、休克,並可能於症狀出現後1-20小時死亡。邦克列酸中毒無解毒劑,雖然曾有個案報告提及血漿置換(plasma exchange)可能有治療效益,但仍需更多研究證據,故治療上還是以積極的支持療法為主。
我該注意什麼 ?
邦克列酸經過高溫、高壓烹煮也無法破壞毒性,且無色、無味,若食入受污染食物根本難以察覺。然,產生邦克列酸的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亞型,必須在特定條件下(中性、低鹽、溫暖且潮濕)才會孳生並產生毒素,且繁殖後產生毒素也還需要一定的時間。臺灣四季溫暖潮濕,建議民眾食物泡發或前置處理後應立刻烹煮,烹煮後也建議盡早食用;若有保存食物需求,須特別留意應依照食物的特性以冷藏或冷凍保存。自製發酵食物有一定的風險,建議改購買市售、已進行滅菌處理措施之商品較為安全;若發現食物已有變質或異味,則應立刻丟棄。另外提醒,雖腸胃道症狀並非判斷是否食物中毒之唯一標準,然民眾無論單獨或群聚用餐後,若共同出現相似之腸胃症狀時,建議應保留剩餘食物,並盡早就醫尋求醫療協助。
如有中毒相關疑問,請來電衛生福利部暨臺北榮總臨床毒藥物諮詢中心
24小時諮詢專線:02-28717121;02-28757525 ext.821
延伸閱讀:
衛福部食藥署-防治食品中毒專區
https://www.fda.gov.tw/tc/site.aspx?sid=1816&r=1529922391
參考資料
- WHO estimates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foodborne diseases. Geneva, Switzerland: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; 2015.
- Han D, Chen J, Chen W, Wang Y. Bongkrekic acid and 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: Formidable foe and ascending threat to food safety. Foods. 2023 Oct 26;12(21):3926. doi:10.3390/foods12213926
- Anwar M, Kasper A, Steck AR, Schier JG. Bongkrekic acid—a review of a lesser-known mitochondrial toxin. Journal of Medical Toxicology. 2017 Jan 19;13(2):173–9. doi:10.1007/s13181-016-0577-1
- 衛生福利部食品用藥管理署 歷年食品中毒資料 . Available from: https://www.fda.gov.tw/TC/sitecontent.aspx?sid=323
- J.M. Cox, K.A. Buckle, E. Kartadarma. PSEUDOMONAS | 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. Encyclopedia of Food Microbiology; 2014.